先进榜样
【榜样在身边】范一菲:做勤修乐教爱生的好老师
发布时间:2023-12-02  发布来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消化系统这一章节不难,但是知识点比较分散,大家不用死记硬背,只要知道了它的原理,就很容易推导出来了。”冬日的清晨,讲台上的教师正一字一句讲解着新的知识点,她抽丝剥茧,化难为易,层层拆分,从源头开始,逐步分析每一个流程,带领同学们揭开生理学的奥秘。教室里,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条理清晰的讲述方式和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对这门有点枯燥的新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讲台上的教师正是437必赢基础医学院副教授、2022年度“十佳基础教师”范一菲。她曾获首届全国在华留学生MBBS 英文讲课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生理学教学实验创新比赛二等奖,437必赢会员中心“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提名奖等。她培训和带领校生理竞赛团队,多次获得全国生理学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以及国际生理学竞赛亚军的优异成绩,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展示了437必赢的基础医学教学水平和安医学子的风采。

       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在437必赢会员中心,也有很多像这样勤修乐教爱生的老师,范一菲就是其中之一。

“勤修”立博学之身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遇见惠及终身的良师,遇见朝气蓬勃的学子。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没有期限也没有终点。

       从第一个教师节至今,已有三十九年的时光,范一菲成为一名老师也有二十三年。在这二十三年里,她从一个青涩懵懂的教学新人转变为如今学生心目中的“优质老师”,年轻同事眼里的“答疑专家”,一路走来,前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为其教学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至今还记得,生理教研室的赵乐章老师,她学识渊博,态度温和,待人热情,是刚参加工作时我眼中优秀教师的标杆。她退休时,向我展示了学生给她写的留言,看着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她眼里慢慢浸满了泪水。那一刻我觉得,人的职业生涯,有这样热爱的事业,有这样美好的结尾,真是太酷了。”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都让范一菲难以忘怀,“我跟赵老师学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她告诉我只有对教授的课程有很深的理解,才能去解答学生的疑问,否则学生一问深入的问题你就卡住了。”除此之外,范一菲还经常向其他优秀的同行请教,每次出去开会或者带学生参加比赛,她都抓住一切机会与其他院校的老师交流,从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到课堂内容、考核方式等,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所以每一次外出学习她都会满载而归。在美国的两次博士后学习过程中,范一菲尤其关注国外著名医学院的基础医学教学情况,多渠道参观了解美国生理科学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并对他们的教材、习题等仔细研究学习,借鉴吸收先进经验。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范一菲还非常注重自我学习。作为留学生的带教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她不断地上网搜集资料,逼着自己去听全英文的视频,“我几乎把能找到的知名大学的生理课英文授课视频全都听了一遍,有的甚至还会经常听、反复听,慢慢地英语水平就提高了,这些课程的知识结构也会在自己的资源库里面了。”

       在范一菲看来,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是获得逼着自己快速进步和成长的捷径,秉持这样的信念,她参加了很多教学类的竞赛,也取得了许多亮眼的佳绩。2008 年获得437必赢会员中心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2016年安医大首届在华留学生 MBBS 英文讲课比赛第一名 ;2016 年首届全国在华留学生 MBBS 英文讲课大赛全国二等奖 ;2017年中国生理学首届全国生理学教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从青涩的教学新人初登讲台,学院教学竞赛未出线,到斩获多个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竞赛大奖,追光前进迎风开,耕耘的汗水终究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乐教”行育人之责

       范一菲爱参加比赛,尤其爱带学生比赛。近年来她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学生竞赛培训上。用她的话来说,“帮学生竞赛拿荣誉,我开心,带学生参加培训学习,我更开心”。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医学教育。自2016年开始,我国开始举办各校联盟的生理学知识竞赛并与国际生理学竞赛接轨。很多医学院校都组队参加,并将此竞赛作为锤炼教师学生队伍、展示教学成果的重要舞台。范一菲抓住契机,从2016年开始组建学生队伍进行培训,但由于初期基础薄弱,资源匮乏,连续几年未获得佳绩。

       2022年9月18日,徐州医科大学的会场上安静得仿佛只能听见心跳,所有人屏息凝视等待着裁判的一锤定音,“是的,你们的答案正确!”在沉默了一秒后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范一菲和队员们热情欢呼,庆祝437必赢在第七届全国生理学知识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刷新了历史最佳成绩!

       然而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汗水又怎会缺席?

       多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不断地调整和摸索中,范一菲建立了基础、进阶、精英的分级教学模式。“上一届我们从500个人开始培训,建了几个QQ群,发了很多资料,让大家学习,我在群里答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愿意继续参加比赛的还有50个人,我们再进行笔试考试,缩小范围。我们组织培训是大范围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而不是只盯着那几个参加比赛的同学。”近几年,437必赢报名参加集训的学生超过3000余人,她建立的关于培训答疑的QQ群达30多个。

       “备赛的过程很漫长,团队内的每一个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作为团队的指导老师,我有义务对参赛学生负责。”回忆起备赛的过程,范一菲这样说道:“这些年我们积累了很多比赛的题目和思路,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学习和提升。”每周一次的小测试,使得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特长都了如指掌。“比赛时需要不断地重新组队,我们能判断出哪个学生适合上哪个层次的比赛。有的笔试强,有的口语强,带队老师必须在赛场上作出用人安排。”

       安徽省基础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安徽省基础实验技能大赛特等奖、全国生理学竞赛二等奖、全国生理学竞赛一等奖、全国第一届大学生生理学竞赛暨第五届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中国大陆热身赛第一名、国际生理学竞赛亚军、全国第七届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特等奖……

       从胜绩为零,到获奖不断。范一菲和她的团队从失败的经历中总结教训,刻苦训练、厚积薄发,最终在全国比赛中一举夺魁,满载而归。每一块金光闪闪的奖牌都是他们努力奋斗、执着追求的见证。

“爱生”筑成功之路

       “我们都挺喜欢范老师的课的,老师上课很认真负责,节奏很好,重点突出,有难理解的地方,会延伸到生活中的相关例子,再带着我们一步步分析,讲得很清楚。”2022级临床医学5+3专业的巩路路今年第一次接触生理学就喜欢上了这位温柔的老师。

       新学期,范一菲的教学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能看到她在知行楼、力行楼、锡祺楼之间穿梭的忙碌身影。多年来一直从事本科生一线教学工作,热情的性格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使得范一菲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好朋友,甚至有学生在网上发帖提问,想获得范老师的课表,以便前去“蹭课”。

 

       漫漫求学路,无论是学习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上的小琐事,同学们都愿意主动向范一菲倾诉,范一菲也如同“树洞”一般,倾听着同学们的心声,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她带领的生理学竞赛团队成员曹筱妍说:“在和范老师相处的三年里,我有什么事情需要范老师帮忙,她都会及时给予帮助,从来不会说一个‘不’字,我们获得了好成绩时,她也会从心底里为我们感到高兴,范老师带给我们如‘家’一般的温暖。”

       第七届全国生理学知识竞赛笔试个人特等奖获得者娄天雯同学的分享,也充满了对范一菲的感谢,“范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起居和精神状态,备赛时从来不会给我们施加压力,但也不会放松对我们的要求,妥善安排复习计划,订购复习资料、为我们讲解真题,范老师自始至终都是我们最强有力的后盾,给了我们强大的心理支持。”

       和学生们相处的过程,仿佛一场浪漫的“双向奔赴”。在回忆和同学们一起奋斗的时光时,范一菲这样说,“我们很多学生是非常优秀的,印象深刻的还有现在已经读研的余思洁、杨胜博等同学,有时半夜11点多了还给我发语音问问题,有时他们提的问题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我就会起床查找资料,在寻找答案的过程当中,和学生一起成长,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目前,范一菲带过的学生们也都与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时不时地回来找他们这位“知心大姐姐”聊聊天,有时是考研还是工作的抉择,有时是同时收到了几个offer时的犹豫不定,也有科研道路上的一些困惑,他们都愿意跟范老师聊聊,再听听她“答疑解惑”。

       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教师是一面旗帜,更是值得尊敬和追随的榜样。学生们的爱戴来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对这份教学工作的赤诚与热爱,更来自老师们对学生的倾情付出和思想引领。

       “因为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的特殊性,公众对他们道德和责任要求水准更高。我从事着‘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又培养着‘医生’这一同样伟大职业的未来从业者,这让我倍感荣光!”在第39个教师节表彰大会的现场,范一菲作为教师代表讲述了一线教师对教书育人的匠心追求和对教师岗位的执着坚守。春风化雨润桃李,笔墨黑白写春秋,未来范一菲将继续秉持初心、扎根教坛,在勤修乐教爱生的道路上用满腔热忱和辛勤汗水书写出一部培育大国良医的壮美篇章。(学生记者 钱香玉 高雨霏 校新闻中心 公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