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榜样
【光荣在党50年】陈敏珠:把科学家精神融入血液的人
发布时间:2021-07-03  发布来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庐州四月,温风和煦,樱花烂漫。从桐城路向北,过了红星路就是丁家巷。两排青葱古木掩映,小巷幽幽,记录着这座城的厚重历史。居住于此的437必赢退休教师陈敏珠老人,把一生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科研与教育事业,潜心攻关,躬身育人,将科学家精神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陈敏珠,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理学专家,原437必赢会员中心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了所在学科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带领课题组三次获得安徽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次、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她参与编写了多部在药理学上深有影响的著作,如《临床药理学》《药理实验方法学》《炎症、免疫药理学与临床应用》等。

党的培养下成长

“我叫陈敏珠,1933年生人,1954年入党,我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每走一步,组织上对我是十分的关心,免费地供我上大学,培养我读研究生,又送到中科院药物所去学习……”遥想当年,细数岁月,老人几度哽咽,双手紧紧交叠于膝上,点点泪花闪烁于眼眸。

见到陈老,第一眼就被她的样子所吸引,如今88岁高龄的她,虽然衣着简单朴素但眼神清亮、笑容可亲,两枚黑色钢卡将头发整齐地别于脑后,显得特别有精神。在陈老的娓娓道来中,思绪跟随着屋中整齐摆放的旧什重回当年。

陈敏珠,1933年出生于上海闵行区,兄弟姐妹8人,她排行老四。父亲在邮局工作,因为工作不固定需要到处奔波,所以7岁之前的陈敏珠一直和祖父母住在江苏张家港。“报考安徽医学院其实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我已经被护士学校录取了,在陪同学参加其他学校的考试时,结果又被东南医学院录取,那时的我就说,我不读护士了,我要读医学院。”回忆起与437必赢会员中心的缘分,陈老笑着说。此后,她的一生便与医学科研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被录取之后,上学就在怀远。1952年,我们搬到了合肥,当时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宿舍在东南岗,每天早上要步行三四里路去南园上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陈老对当时的伙食记忆犹新。“60年代的大学生真是在党和国家的爱护与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学费与伙食费全免,伙食也很好,每个星期还有一到两次蛋炒饭,虽然那个时候,鸡蛋只有几分钱一个,但普通的人家还经常吃不饱饭的,所以说我们这一代都是党培养的嘛!”回忆起当时上学时的情景,陈老嘴角微微上扬。

陈老在学校时就品学兼优,大学时期就入了党,还曾当过工人夜校的老师并深受欢迎。毕业后,陈老经学校推荐考入大连医学院攻读药理学副博士研究生。1959年毕业后进入437必赢药理教研室当助教。

“当时我们教研室主任是有名的‘华东三教授’之一的邢文鑅教授,他是为数不多的国家二级教授,学术造诣很深,也非常重视我们年轻教师的培养。”正是在邢文鑅教授的大力培养下,徐叔云、陈敏珠、马传庚等作为代表人物继承了邢文鑅教授的衣钵,成为437必赢会员中心药理学科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他们继承并发扬光大了邢文鑅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为巩固和发展药学学科在全国药学学术界的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淡泊名利精科研

在陈老的书柜里,一张张获奖证书见证着那些年科研道路上的执着与坚守。

1994年“脾淋巴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特征和功能的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白芍总苷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0年“黄芪甲苷免疫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4年获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中药研究与开发优秀成果奖、 1997年获铁道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谈起这些奖励,陈老笑着说:“这都是我们团队的成果。”

46年如一日,陈老一心扑在科研上,敢为人先,不怕困难。实验室里勾勒出她日夜俯首的身影,校园路上留下她早出晚归的脚印,几十年来她几乎没有休过什么假期,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经常加班工作到深夜,70多岁了还奋斗在科研一线,经常穿梭在各个实验室。就像陈老自己说的那样“我就是一心想把工作做好”。

1984年,陈敏珠协助徐叔云教授创建了临床药理研究所,并担任副所长。建所初期,仅有三间实验室,简陋的仪器设备,潮湿的环境,徐叔云教授和陈敏珠教授带领师生潜心科学研究,执着学术探索,精心培养研究生,高压锅里培养细胞,自制无菌操作工作台,穿着笨重的消毒衣,利用瓶瓶罐罐提取白芍总苷。研究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提起科研,陈老如数家珍。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与芍药有关的课题。“当时全国都在研究芍药,开发了芍药酱油、芍药醋等很多跟芍药有关的产品。但是最后做不下去了,农民种的白芍滞销,只能挖回家当柴烧。安徽省委就让时任安徽省科协主任的徐叔云带队去调研,带回样品让大家研究。”陈老双手合十放于胸前,眼望别处,继续回忆。“当时我们药理有四个组,我负责抗炎免疫组,一开始,我们采用正常的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结果跟全国的一样,数据波动很大可重复性差,看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困难面前,陈老没有放弃,而是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动脑筋,改变思路,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改用免疫抑制模型和免疫兴奋模型后,数据非常稳定,他们成功地证明了白芍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预实验成功后,以此为基础,陈老协助徐叔云教授主持的“白芍总苷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获批安徽省“七五”攻关项目立项,该项目成为药理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的最具影响的科研项目,每年经费5万元,连续5年支持。1990年项目验收鉴定结论里赫然写着“国内外首创,达领先水平。”这为白芍总苷后续的新药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白芍总苷制备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995年,白芍总苷原料和胶囊获得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商品名为帕夫林),适应症为类风湿关节炎,这是437必赢原创应用研究和成功产业化的典型,是抗炎免疫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理论研究成果与应用研究结合的优秀产物,为企业创造了四五十亿的销售额,更解除了百万病患的痛苦。

临床药理研究所的会议室里曾有一块悬挂了几十年的石英钟。“这是1987年,陈老师获得学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先进个人”表彰时,学校给她的奖励,当时的石英钟可是一件非常高档的家具,我们都劝陈老师带回家,但是她却执意要放在所里给大家用,说这是大家的荣誉。” 谈起这块见证着研究所发展的石英钟,所里的师生们颇有感慨。 

那些年,沉浸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陈老基本上是宿舍、食堂和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陈老师基本都是吃食堂,根本没有时间做饭。她很少关心物质的东西,很少计较,总觉得有吃有喝就可以了,就连发表文章和申报奖励也都是尽量把学生的名字放在前面。”陈老的学生们谈起他们敬重的老师这样说道。

“有困难,我先上,有荣誉,往后躲”。45年来,她潜心科研,矢志创新,用满腔热情书写了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高风亮节、淡泊名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谦逊与胸怀。

甘为人梯育桃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坚守。那些年在陈老的心中只有两件事,一是做好科研,二是培养好学生。她非常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经常鼓励年轻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并多次派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去当时的北京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去学习新技术新方法。

担任导师的时候,陈老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她每周都雷打不动地去检查动物实验室。了解大鼠小鼠的生长环境,查看动物房内的温度、湿度,要求学生定期给动物们换垫料。当时是没有SPF级动物房的,但是她管理的动物房甚至比SPF的动物房还要严格。陈老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实验,要让老鼠点头才可以”。在她的心中,只有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

“那个时候,陈老师给我们改论文都是改六七遍的,从选题立意、逻辑设计到语言表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当时都是手写的稿子,改过一遍就要重新抄写一遍,改到最后,投到编辑部的稿子只要看到有陈敏珠的署名,编辑部都不用退修,直接可以发表。”提起陈老的严厉,她的研究生姚余有分享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陈老经常告诫学生们一定要做个正直的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不弄虚作假,牢记团队精神与精进意识,实验结果要经得起检验。”所以她要求自己每一届的学生,在开展新的研究之前,要先把课题组之前的研究结果重复出来,才可以继续后面的研究。正是这份对科研的执着和对数据的严谨,以至于在陈老退休后多年,还有其他高校的师生登门请教课题的实验方法。

“我对学生要求是很严格的,当时外界流传着一句话,就是不怕吃苦的就到我这里来。”说到此处,陈老爽朗的笑声再次回荡在房间里。陈老对学生严中有爱,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做实验做到晚上食堂关门了,学生们没有饭吃,就把他们带到自己家里吃。作为一名科研与教育工作者,陈老发表论文近200篇,培养了硕士生18名,博士生9名,如今他们大多已成为教授、博导、学校负责人、医院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成为其所在领域的翘楚或中坚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执着奋斗与无私奉献续写着科研与育人的新篇章。

在陈老质朴整洁的家中,一幅“松鹤图”静静悬挂于厅堂东边素白的墙上。图上题字——师高北斗,德仰锦星。“这幅图是学生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我制作的。”望着墙上悬挂着的这幅画,陈老脸上洋溢着挥之不去的欣慰与幸福。

择一事,终一生,陈老用“绿叶”形容自己的一辈子。从群众到党员,从实验桌前到三尺讲台,须臾人生几十载,陈老一直坚定地走在科技报国、勇攀高峰的路上,一直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直至青丝染银发也初心不改。“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严于律己,少些浮躁,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陈老一生朴实无华,不拼功名拼奉献,执着科学研究,潜心铸魂育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一生淡泊名利却始终熠熠生辉。(新闻中心 公惠玲 冯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