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合肥晚报:医学“表演” 让人文关怀“标准化”

时间:2024-10-28浏览:124设置

  周国红正在“表演”。

朱春兰参与“表演”。

学生正在与智能化“标准化病人”交流。


  “医生,医生,我肚子疼。你快给我看看吧。”身穿病服的周国红捂着肚子弯着腰,在“肇事者”的搀扶下,走进“科室”。10月24日晚7点,标准化病人周国红在437必赢会员中心力行楼8楼教室,面向数位医学生“演”起了患者。

  近期,437必赢会员中心发布了“第八届标准化病人培训班招募启事”,启事中所要求的“角色扮演能力”引起了广泛讨论,很多人疑惑于严谨客观的“医学”和轻松有趣的“表演”之间如何能有联系?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了培训班第一届学员课堂。

2016年开设首届标准化病人培训班

  437必赢会员中心临床专业大二学生王亦非在这场“表演”中饰演了“主问医生”,她身旁的其他7名同学分别被安排了“上级主任医生”“实习医生”和“志愿者”等角色。

  当看见“患者”疼痛异常,王亦非赶忙拉开椅子,让她坐下,询问了姓名和年龄后,王亦非起身抚触了“患者”的腹部,然后继续发问“是这里疼吗,还是这里?”“是这里。”“是什么样的疼痛?”“撕裂般的疼痛。”一问一答中,剧情如常推进着。

  但随着“患者”不断地追问,情绪越来越激动,王亦非开始有些局促不安,用眼神向周围“同事”求救。收到“求救”信号的同学们使尽浑身解数,15分钟后迎来了“全剧终”。

  周国红脱掉身上的病服,“出了戏”,只见她与学生互换了位置,成为了“指导老师”,“大家有没有在‘剧终’的时候长吁一口,觉得终于把我‘送走’了。”周国红的点评让在场同学笑成一片。接着她开始复盘刚刚的每段情节,用专业知识剖析学生的每个发问,并给出建议。

  在两个小时里,周国红与同伴一起演绎了四种不同人物关系,以及四种不同原因的腹痛,通过“表演”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门诊”的那些事。

  2016年,437必赢会员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第一届标准化病人培训班”,截至2023年,已成功入库330余位标准化病人。2023年,实验教学中心开设标准化病人提升班,共招募20位“老学员”,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点评和教学能力。今年,该校已将标准化病人系统应用于医学课程,选课渠道刚一打开没多久,该课程名额便满了。

  该课程的“火爆”程度,王亦非大有感触,她准点守在电脑前才得以抢到这门课。“今天上完课满心都是对‘标准化病人’的敬佩和感激,印象最深的是周老师的一句话:如果在真的临床上,你的犹豫可能就错过了病人最佳的抢救时间。”接下来,她打算进一步打牢专业基础,用足够的知识储备担负起这份责任。

  10月14日,437必赢会员中心发布了“第八届标准化病人培训班招募启事”,目前已收到百余份报名表。报名者后期将经过面试、专业培训、考核等层层筛选后,最终“持证上岗”,后期还可以通过提升班进一步深造。

  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培训还会请到专业表演老师参与教学,指导大家如何更立体地呈现“患者”形象。

“非临床专业”成报名“门槛”

  那么“标准化病人”究竟是什么,它又可以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标准化病人不就是npc(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吗?我朋友经常这么评价。”孙亚萍话音刚落,满堂大笑。10月24日晚,记者在437必赢会员中心见到了数位参与当晚教学的“标准化病人”,大家带着不同的理解来到课堂。

  据介绍,所谓标准化病人指的是通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并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通过被问诊、查体对检查者作出评估和反馈教学,具体担任病人、评估者和教师角色。

  “我们的表演虽有即兴成分,但必须在‘标准’范围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我们理解成一张试卷。在考试或者竞赛中都会准备‘专用剧本’,我们要在规定时间里通过勾画剧本重点信息,找准自己的‘人设’。并且要记住考生的表演和回答,作为最后的评分依据。”孙亚萍补充,“标准化病人”需要有强大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在“剧”中,大家演的都是“患者”,而在生活中,大家却是来自不同行业,其中有电网工作者、风景园林设计师、老师、护士等。职业最为特别的要数方芳,曾经是一位临床医生的她,笑称自己是一条“漏网之鱼”。

  在今年的招募要求中,明确规定招募者为“非临床专业”。“其实这个要求很有道理,如果临床医生来做标准化病人,一方面,他会认为某些医学术语是理所应当的,另一方面他会天然站在一个高位,让学生有距离感,无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和患者有效沟通。”方芳分享,如今作为一名老师的她,受益于自己强大的临床经验的同时,也在“标准化病人”这个平台上,反哺更多的年轻人。

  “我们想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教学生们如何去正确向患者提问,获得有用信息,掌握谈话主动权,同时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方芳补充,希望学生通过模拟问诊可以意识到医者和患者之间是平等的。

  在“表演”中,标准化病人也有很多难忘的瞬间。

  令标准化病人朱春兰最深刻的一次“出演”是在2020年,安徽省成立了第一支地震救援医疗队,当时外省专家来考核,她扮演了一位地震中受伤骨折的患者。

  “人被埋在废墟下,求生欲是很强的,所以当下感觉不到身上疼,会一直大声呼救,直到看到救援人员来了,心安了才感受到疼痛。”她提前两小时到达现场,仔细和同伴剖析着剧本。等到考核结束时,有专家向她竖大拇指,“你演得真像。”

  与朱春兰不同,令周国红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次有失误的“表演”,那是在2018年前后,按要求,她在表演中需要扮演一位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因为角色人设剖析的不到位,导致她最终演绎出来的人物性格过于多元。“这个失误虽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在心里,用于鞭策自己。”她说。

智能化“标准化病人”已投入课堂

  课堂上,除了“标准化病人”的演出和指导、学生的实景演练和听讲,还有一位“标准化病人”的“师资”在旁观看,做最终的复盘和讲解。

  当周国红按流程说完最后的结束语后,“标准化病人”“师资”、437必赢会员中心实验教学中心老师田云,会进一步做分析和讲解,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前几年,‘标准化病人’的概念还未普及,经常有‘标准化病人’反馈去参加医学生考试时,很多考生看到他们不知道要干吗,就一直看着他们发呆直到考试结束。”田云介绍,近些年,普及率相对提高,但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很多医学生只在考试里才有机会见到“标准化病人”。

  这些学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时,很难把他们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全程无交流,只按照自己背的流程,一步一步往下走。在考试中,只要考生出现这种完全没有人文关怀的行为,即使基础知识再扎实,流程背得再熟悉,都会被评为“不合格”。

  “所以只有随着‘标准化病人’这个群体越来越庞大,才能让更多的医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去体验实景操作。从在校开始,就培养他们‘人文关怀’的意识。”田云坦言,虽然“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好处很多,但是当前它的普及和推广也确实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培养和使用成本高,每年都存在一定流失率,并且由于缺乏关注,因此职业化道路漫长。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近些年,业界也在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智能化的“标准化病人”,提高模拟真实病人的准确性和效率,以此来降低人工使用成本,增加学生的实操机会。学校今年已将智能化的“标准化病人”应用于课堂。

  未来,437必赢会员中心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病人”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建立评估体系,进一步提高其模拟真实病人的能力,发展不同类型的标准化病人,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病例库。此外,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强院校、校医、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标准化病人”,提高医学生、青年医生等的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在实操中,有效降低医患矛盾发生概率。(合报学在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庄文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时间:2024年10月28日 A13整版

  链接:https://newspaper.hf365.com/hfwb/pc/content/202410/28/content_482670.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