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培养“懂医精药”复合型人才?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的医学与药学教育相互分离的矛盾,近日,437必赢会员中心教授李俊领衔的团队成果“‘传承创新、医药融合’,二十载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给出了答案。
团队以推进教学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以培养适应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要的医学人才为目标,重塑“懂医精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程资源,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建立“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专业质量评价标准,弥补了医学和药学教育相互分离的人才盲区,培养了大批以健康促进为中心,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懂医精药、善研善成”的医药复合型专业人才。该成果获得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是该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培养社会急需的医学创新人才的生动缩影。
“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应有之义。”437必赢会员中心党委书记顾家山介绍,近年来,学校瞄准强化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关键方向,通过打通医工交叉、医理交叉、医文交叉三条路径培养新医科人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资源支撑体系、改革教育评价方式,推进科教融汇,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医。
结构优化提质 提升紧缺医学人才供给能力
“学校正全力奠基下一个百年发展的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将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以人民需求、健康发展为导向,积极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今年5月,顾家山前往苏州工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交流,开启学校2023年“百名校友科学家访企行”活动的第一站。通过与校友、校友企业沟通交流,全方位了解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和专业缺口,为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提供更多信息资源保障。
缺口在哪里,就向哪里发力。针对基层医药卫生人才资源的短板,该校坚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体现“大健康”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内涵为关键,在持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的基础上,启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学校加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医学工程、养老服务与管理等13个新兴本科专业,调整暂停食品质量与安全等2个专业招生,集中优势力量申报并获批教育部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加快培养社会紧缺的医药卫生专门人才。
为了填补基层农村医学专门人才缺口,该校自2012年开始招收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多年来,该校已为安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培养并输送了600余名医学生,分布在全省300个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今年,该校还在本科招生提前二批设置了两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和口腔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新生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需和当地定向卫健委签订就业协议后才可来校就读,毕业后将回到协议签订地市县就业,就业去向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期限为6年。
科技创新赋能 提升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水平
随着医学科技发展不断加速、人民卫生健康理念不断转变、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剧,医学教育也由单纯地培养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向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方向转变,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更加契合。
近年来,该校以服务支撑安徽省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互联网医疗等十大新兴产业为导向,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全面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围绕学科带动特色专业发展之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强传统优势学科对新兴学科的渗透,加快多学科交叉融合,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前期预防保健—中期医疗保健—后期康复保健—全程健康管理”的“三期一体化”医学类专业集群,着力加强“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学术人才培养。
“只有持续创新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才是科技发展的唯一出路。”2021年,该校教授梁朝朝及其领衔的项目组经过多年联合攻关,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医疗级无线智能超高清腔镜系统,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与此同时,该校与德铭电子合作开发的“人机协同的智能移动微创腔镜系统”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应用于20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近年来该校校企合作、医工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医工融合、医理融合、医文融合,该校在“医学+X”“X+医学”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为安徽省卫生健康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实践教学增效 强化医学人才培养平台支撑
“各直属附属医院应加强交流,相互支持,优势互补,积极搭建合作平台,着力建设完善覆盖全省、辐射周边、贯穿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健康服务体系。”今年8月,该校把构建“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体系”写进了大学章程。
办好医院、学院、研究院“三个院”,写好治病救人、教书育人“两本书”,深化“院院合一”体制改革,夯实附属医院人才培养主阵地,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教育流程,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做好临床专硕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把附属医院的特殊资源优势充分转化运用为人才培养优势,是该校一直以来的改革任务和目标要求。
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今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项目开工仪式在合肥举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与437必赢会员中心第一附属医院强强联合,是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举措。“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安徽心血管病疑难危重症诊疗救治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对推动全省乃至长三角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顾家山在开工仪式上说。
该校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医学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构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安排各阶段实践教学课程,推动本科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专业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的相互贯通、有机融合。
在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上,严格管理临床教学与实习,本科阶段注重学生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研究生阶段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不同阶段学生到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评价保障体系建设上,加快推动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鼓励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和各类技能竞赛。
立足基本国情,紧扣时代脉搏。“学校始终把医学人才培养摆在‘两个大局’下审视、摆在‘国之大者’下考量,不断思考党和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医学教育,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医学人才,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下,继续书写培养大国良医、服务国计民生的新答卷。”437必赢会员中心副校长吕雄文说。
时间:2023年12月11日
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2/11/content_632860.htm?div=-1